“幸福草”种出“大产业” 院士专家共探菌草产业发展新路径_环球热资讯
【资料图】
第十八届国际菌草产业发展研讨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陈蓝燕摄
人民网福州6月18日电 (记者陈蓝燕)小小一株草,长成“大产业”。6月17日,第十八届国际菌草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福州开幕。来自25个国家、200多位国内外嘉宾相聚榕城,共同交流全球菌草产业发展的经验,探讨加快国际菌草产业发展的新途径。
菌草技术是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上世纪八十年代,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历尽艰辛发明菌草技术,解决了“菌林矛盾”这一世界难题,开辟了一条生态保护、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新路。
近四十年来,菌草科学研究与应用不断创新拓展。菌草技术已从“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拓展到菌草生态治理、饲料、肥料、生物质能源与材料等领域,创建了“菌草—生态治理—综合利用”于一体的菌草综合利用技术与产业发展体系,开辟了菌与草交叉的科学研究与应用新领域。目前,菌草技术已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506 个县(市)和全球106个国家应用推广。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谭光明表示,菌草技术从福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发展中国家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同时,菌草技术在服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菌草技术越来越本土化、简便化、标准化,为世界各地大面积发展菌草产业提供了科学依据。”林占熺介绍,目前,菌草技术已被翻译成了18种文字,并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卢旺达、莱索托等17个国家建立了示范基地。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让菌草变成发展中国家的“幸福草”。
他表示,“这个目标在不久的将来是可以实现的,而且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在三天的会期里,与会代表将听取国内外专家主旨报告,实地考察福建农林大学参观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福建省顺昌县菌草产业示范区,就加快推进国际菌草产业发展进行座谈交流和深入探讨,促进菌草技术和菌草产业更好地造福全人类。
“菌草技术兼顾了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对我国生态、粮食、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建议,不断拓展菌草的用途,尤其是要利用好菌草在重金属等污染物富集修复方面的功能,激发下游市场化潜力,为菌草种植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夯实需求基础;二是面向菌草技术的国际化,针对防风固沙、重金属修复、肥饲料供给等多方面的市场需求,结合数字经济与信息技术,对商业模式、技术工艺、过程管理等进行智慧决策与智能控制,实现菌草技术的再发展、再创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院长夏友富表示,菌草技术及其产业化不但可以缓解人类面临的粮食危机,而且可以为治理沿江沿河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及石漠化和盐碱化创造了新的模式,为生物质能的发展也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他建议,将菌草综合技术产业列为全球重大产业加以培育,创建全球菌草产业发展基金,大力支持菌草产业链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