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稀烂,画面再美特效再顶不过是巧克力味的翔——长安三万里观影体验

最近上映的国漫电影《长安三万里》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影迷们对该剧褒贬不一。

喜欢的觉得制作精良、恢弘大气当得起“国漫之光”的称谓,不喜欢的觉得故事拖沓、篡改历史尬黑礼拜对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刻画浮于表面。


(资料图片)

个人认为:《长安三万里》既没有讲好李白和高适的故事,又没有展现好大唐由盛转衰的历史。

《长安三万里》和《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同样有着将近三个小时的片长,但是碟中谍剧情紧凑全程高能,相比较《长安三万里》却剧情拖沓关键故事讲的也不好...

太监监军到了高适军中就为了听高适讲自己和李白做了一辈子朋友的故事,不是应该督促高适打败兵临城下的吐蕃军队,再不济也要回援长安啊,但是人太监就是不急(不是说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吗),高适也不着急。

最后发现,原来是高适用计瞧瞧去断兵临城下的吐蕃军后路从而“瓮中捉鳖”。

期间除了主角高适和李白还穿插了一众唐朝名人,最多的当然是王维、杜甫、孟浩然等一众诗人(人数众多记不清楚了),吴道子、李龟年、郭子仪等也都有客串。

配角刻画随意也就忍了,但是《长安三万里》对于主角高适和李白的刻画仍旧非常敷衍,我愿意称之为一个“疯子”和一个“傻子”的故事。

《长安三万里》展现李白的恃才傲物、洒脱不羁的方式就只有各种“神经病”似的癫狂,我不敢以我普通人的角色去揣测艺术家的心理,但是那些极具浪漫主义的诗篇必然不会是“神经病”写出来的。

高适这么一个唐朝诗人中唯一功成名就“惨遭封侯”的“吃鸡人”,半年时间从一个八品兵曹参军到手握兵权的封疆大吏——淮南节度使,这样的“成功人士”必然不会是剧中“木讷”、“平平无奇”的形象。李白也应该不会把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小伙子奉为一生挚友。

当然,还有很多抨击《长安三万里》不符合史实甚至把奸臣(太监程元振)写成忠臣的问题,个人为了影视剧为了讲故事对史实进行一定的篡改加工不是不行,需要“工具人”完全也可以“现捏”一个出来,但是把“耻辱柱”上的人物进行美化改编我是接受不了,你能接受秦桧、蔡京、魏忠贤被影剧写成“好人”吗?

最后,《长安三万里》画的确实蛮好看的,很多场景可以截图做壁纸,特效方面也做的非常不错,尤其是高潮部分的《将进酒》。

但是,再华丽的包装也难以掩饰灵魂的缺失,可以说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巧克力味的翔”,

然后就没了。

PS:

本文仅代表我自己的观点,其实初看除了剧情拖沓之外感觉还凑合,但是回顾剧情书写本篇影评的过程就越想越觉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就忍不住把她(长安三万里)喷了个体无完肤。

但是再冷静下回到稍微客观的视角来说,这部剧的美术和动画9分、人物刻画0分、剧情2分,个人评分大概这个样子就很极端。所以也请大家谅解我观点的极端。

我在评论区坐等大家来喷我,一定要来哦。

关键词: